依托美丽的瓯江山水,晶莹剔透的光影建筑镶嵌在绿茵编织的飘带中,“健康运动秀”、“魅力人文秀”、“时尚生活秀”,激发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热情,提升了群众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说,温州用“大建大美”回应百姓关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打造精品力作,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功能品质与百姓生活品质双提升。
建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
从“温州模式”的发展轨迹来看,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迅猛,而住房保障尤其是公租房建设相对滞后。温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高品质的居民住房,让百姓在生态优美的环境里幸福生活。
这些年,温州为满足住房需求,通过政府保障主导作用和市场调节手段,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既保障了群众基本住房权利,又体现了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让市民成为城市建设最直接的受益者。
沿着老石板铺就的街路走进刚改造提升的温州五马街区,能够感受到温州对老城街改造的深情厚爱和让历史建筑延续光彩的信念。三垟湿地161个小岛的景观绿化和文化元素培植更让温州人“开门见山”、“水中观鱼”。
据专家介绍,从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再到精建精美,温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温州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负责人说,温州建设以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功能、补齐民生短板、优化宜居环境为重点,牵头实施“大建大美”,确保了城市提颜值增品质。仅用两年半的时间,拆掉中心城区108个城中村,腾出3.6万亩土地空间,相当于建成区十分之一面积。今年城市建设向“全域美”拓展,888个“精建精美”提升项目,已建成264个。
在今年启动的新一轮安置提速三年行动中,温州按照“新建安置房项目建设品质与普通商品房同品质”要求,积极推行带安置出让、知名房企代建等建设模式,安置房建设标准和品质有了大幅提高;加大安置房筹集力度,研究制定了安置房项目网上销售管理办法,组建安置房超市,对安置房源统筹管理、调剂使用和统一结算。今年开工36202套,建成5261套,交钥匙7587套。温州出台《温州市人才住房租售并举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人才住房保障基本原则、筹集建设方式、配租配售条件、房源后续管理等问题,今年已筹集2000套房源用于保障人才住房。
温州守牢群众住房安全底线,对排查出的5752幢城镇危房、46276户农村危房已全部完成治理。全市已开工棚改安置住房20.5万套,棚改规模为历年之最、全省之首。今年5月,温州棚改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被列为全国12个获得棚改政策激励支持城市之一。温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晓群,对危旧房治理改造尽心尽力,深入一线调研办公。今年台风突袭温州,他冲锋在前指挥抗台抢险和灾后家园重建工作。
10月29日,温州市南汇街道吕浦社区原拆原建项目竣工验收,标志着困扰居民18年的C级危房问题彻底解决,居民回迁新居。温州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选派党员先锋攻坚引领,量身定制问题化解方案,逐个攻克各施工环节的堵点、难点,实现化繁为简、大大压缩了工期,全程倾情服务重大民生项目建设。
近年来,温州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通过排查,2000年建成的老旧小区有257个,涉及住户8.62万户、房屋建筑面积844万平方米。2019年,通过综合整治、拆除重建、全新建等方式,率先启动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3地老旧小区改造试点。
据了解,温州已建成公租房11.88万套,实施公租房租赁补贴17.12万户,实现了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就业无房职工的公共租赁住房“应保尽保”。
坐落在温州景山山麓西边的欧欣嘉园,总投资3.8亿元,1030套住房,今年被列为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国家级试点小区。
建社会共享的实事工程
这些年,温州出台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如首次购买新建商品房可获0.6%的补助;出台司法网拍房新政,只需承担契税和印花税。同时,引导公众按规置房,并利用社会资金参与保障住房建设。
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到实处,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高度重视住房保障,攻坚克难,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全力提升百姓居住获得感,多管齐下让百姓住有所安;牵头做好全市的安置房公租房建设、危旧房治理、城中村改造。今年,创新安置房建设模式,让非营利机构参与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建设运营管理更加专业化、透明化。
今年年初,在温州人民代表大会上,532名人大代表选出今年市政府要办的10件民生实事,其中包括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100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推进BRT(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培育放心示范消费单位及新建停车位、幼儿园、城市书房、文化礼堂等工作。
为助力“实事工程”目标早日实现,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打出督进“组合拳”,借助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推进在线督查、可视化督查,确保所有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如期完成。同时,积极谋划“晒进度、评实效”,把监督权和评判权交给群众,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让群众全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不作为、慢作为”等负面典型案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近年来,温州的“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跟进,加快了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及农村公厕“革命”。去年以来,新建公厕1047座、改造9509座,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46座。今年10月1日竣工的杨府山一号码头改造提升工程,与胜美尖山灯光秀融合一体,成了温州人每天观看的“大戏”。记者在现场看到,温州的道路改造提升全面展开,横渎片区进入“快进模式”。11月8日,瓯江路景观改造提升项目通过验收。瓯江两岸核心段、江心屿亮化提升工程将温州的夜晚装扮得更加亮丽……
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周守权如数家珍地对记者说,20多年来,温州人均居住面积增长了4倍,市区建成区面积增长了3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了279倍。他表示,“市场提供房源,政府补贴租金”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模式由温州在全省率先提出和实施,温州也是首次利用外资进行房地产开发。
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温州深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10项主题行动,包括突攻坚抢保障清零提速、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生态基础提升、快速道路改造、安置房提速、危旧房除险、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公众停车场地开发、建筑业高品质推进、建筑工地扬尘和泥浆治理,每一项都是与民生相关的实事。
建经受检验的优质工程
当年的“温州皮鞋”影响了整个温州的形象。如今,温州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从温州皮鞋的质量蝶变、品牌效应得到启示,严格质量管理,推动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好每一幢房子。同时,兴建高品质城市基础设施,把实事做实、做活、做岀成效。
记者在温州生态园黄屿D—22地块棚户区改造工程工地看到,工人们进出都需“闸机刷脸”。电脑系统还会采集工人施工具体位置,一旦污染物超标立刻报警,“智慧工地”物联网云平台在这里大显神手。据温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人介绍,“大建大美”行动的推进,需要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心管理、精细监督,从而整体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功能重构、形象再造、品质提升。
周守权说,今年,“大建大美”行动向全域纵深推进,着重突岀城市功能和项目品质提升,突出长远发展和百姓获得感增强。温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打造“两线三片”亮丽城市名片为示范,全力推进城市规划审视修编,认真制订“大建大美”项目建设计划,全面加强建筑设计审查,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实行“模拟审批”、“容缺预审”,积极推进招投标制度改革,为项目加快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今年,温州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狠抓“清零”,推进“安置”提速提质,坚持把安置房建设列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优化安置政策,创新安置房建设模式,积极推行PPP、EPC等建设模式,打造安置新型社区,安置房建设标准、要求和品质都有了实质性提高。今年,温州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楼宇绿化等方面有了新突破,新邦远大绿色建筑产业园成为建筑工业化体系研发和产业应用基地。正立集团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今年9月,鹿城集新社区等4个社区确定为浙江首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
强功能,加快建设进度。按照“补短板、强功能、优环境”和“大建大美”向“全域美”拓展的要求,统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市“大建大美”行动已累计开工项目235个、建成175个,完成率106.5%。如期建成的50个项目,在今年国庆节假期举办了“大建大美 同心同享”市民体验系列活动,深受市民欢迎。
重设计,提升建设品质。坚持“品质至上”,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土地出让条件和建筑方案的审查论证。到2021年年底将在全市打造标志性建筑20多个。从规划、设计、施工3个方面对标志性建筑采取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
聚合力,共创建设成果。建立温州各区政府和城建、国资部门全力参与的联动推进机制。推行“清单上墙、挂图作战”,实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的动态管理考核机制,对1200余家建筑施工企业严格监管,确保建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标杆项目;以市区亮化工程建设为重点,加速“月光经济创新综合示范城市”打造,“掘金‘夜光宝盒’、助力‘大建大美’”,积极探索共建共享的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形成温州新经验、新样板。
站在温州景山,鸟瞰欣欣向荣的温州新貌,周守权充满了激情: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从发展全局出发谋划和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基调,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人民中心,提升人民群众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获得感;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致力于绿色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新模式;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坚持党的建设统领,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19.11.21 记者 魏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