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 李嘉瑞)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了解到,北京市多个施工企业正逐步开展智慧工地建设。今年,北京市将出台地方标准《智慧工地技术规程》,进一步明确“智慧工地”建设的具体技术应用要求和方向。
利用手机软件APP,监管施工现场的每一道工序;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动态了解每一名工人的基本信息;倘若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人没有正确佩戴安全帽,还将被警报强制预警……这是北京市朝阳区的民航三中心工程施工现场开展“智慧工地”建设的真实场景。
民航三中心工程包括民航运行管理中心和气象中心及民航情报管理中心工程。“得益于信息化建设,项目工地有了一个聪明的‘智慧大脑’。”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民航三中心项目总工程师刘育宝介绍,“智慧大脑”包含8个模块的智慧融合平台,主要应用在项目安全、信息、合同管理、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方面,比如智慧人脸识别劳务系统、摄像头安全违章抓拍及语音提示系统、塔吊吊钩可视化监控及防碰撞系统、人员场区无线定位及一键呼救系统和3D扫描逆向建模比对。
北京住建委科技与村镇建设处副处长宛春表示,通过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工地现场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等,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最终实现让施工现场更安全,建筑品质更可控,让工人的权益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