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互联网+”在悄然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管理思维,也在不断催生新型的管理模式。近年来,施工企业也在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施工工地”实现链接,“互联网+工地”催动“智慧工地”蓬勃而出。进出工地“刷一刷”、安质检测“扫一扫”、管理审核“点一点”成为工作常态,无人机“监理现场”、混凝土底板“自量体温”、二维码电子标签、远程视频监控、BIM技术运用等无时不在改变传统意识中工地的模样,让工地“智慧”起来,也成为一种新生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理念。
智慧工地综合运用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设备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聚焦施工现场管理,紧密围绕人、机、料、法和环保关键要素,并与“互联网”有机整合,以“智慧”的方法改进施工组织与人员交互的方式,从而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和减少成本目标。因此,作为传统产业的施工企业,选择智慧工地、适应智慧工地、建设智慧工地是顺应形势、顺势而为的“大智慧”。
首先,“互联网+工地”必将驱动施工现场管理的变革与升级。
“智慧化”必将渗透到施工现场人机料法和环保各个环节,通过智能安全帽、安全手环、安全服等智能穿戴装备,实现人员的实时工作记录、工作联系和安全提醒;通过安装车载或无线控制器,实现了设备的实时运转及耗能管理;通过物资称重影像管理系统实现物料数量总控;运用智能终端APP进行现场安全、质量、技术及现场的远程监管与服务;通过二维码标签、电子危险源标签、远红外防塌监测等装置,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并逐步实现绿色、生态建造。
其次,“互联网+管理”必将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手段。
运用BIM建模手段可以对施工场地进行布置、计量统计、施工模拟、可视化交底等;采用劳务实名制并通过刷卡进出施工场地,对劳务管理进行实时记录、考勤核实、信息管理;通过手机APP和PC终端,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主管部门与施工现场实现透明链接,实时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情况。
最后,通过智慧工地建设,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增加了经济分析能力,机器利用率提高了近70%,工效提升近20倍,安全质量事故和成本趋于最低,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
“互联网+工地”,使传统的施工工地拥有了“智慧大脑”,让工地有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智慧工地既改变了工地的现状,也在催动施工企业产业升级和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