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和家长对政策的了解知情才能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效力。通过对全国28805名学生和19564位家长的调查研究发现,家长和学生总体上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知情了解均不理想,尤其是针对专业对口和报酬方面的权益内容;东部地区、中职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学生和家长具有不同的实习方式偏好和实习作用认知。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实训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推进落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底,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从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和安全职责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要求各地通过专家解读、专题教育等形式,帮助职业学校师生、家长和实习单位全面熟悉,准确把握实习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规定》发布以来,各地、各职业学校高度重视,目前教育部已面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院校开展了有关政策解读,公布了教育部、省、学校的实习管理咨询电话,各职业学校也组织开展了相关培训。事实证明,增强学生和家长对有关政策的知情权,打破主体间的信息屏障,构建学生、家长与学校、实习单位“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才能更好地发挥《规定》的政策效力。
《规定》为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和成效,保障学生实习权益提供了全方位、全链条的政策指导依据,然而《规定》的贯彻落实需要多方协同,尤其是有效落实学生和家长作为当事人对实习政策的知情权。现有研究针对学生实习的调查以了解实习现状为主,缺乏针对学生政策知情和实习认知的调查研究。制度的成效除了本身的科学合理性,也要契合制度受众的价值认知和行为方式。目前相关部门和学校都在组织《规定》的宣传普及工作,现实中《规定》的宣传成效如何?学生和家长是否对《规定》熟悉了解?他们对实习有什么需求和偏好?本研究旨在通过大规模调查学生和家长对《规定》的了解情况、对实习的认知情况,分析现实中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进落实新《职教法》和《规定》、规范实习管理、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实习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认同提供科学实证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工具
梳理《规定》和国家相关政策中,有关实习权益的内容条款,提取与学生和家长了解知情权相关的核心要素,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提取学生和家长的岗位实习认知相关要素,确定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分别设计面向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基本框架包括“调查对象背景信息”“获悉《规定》的渠道”“岗位实习权益内容”和“岗位实习认知”四个方面,具体内容见表1。
(二)数据收集和处理
本研究面向全国职业学校,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各按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职业本科学校三种类型进行抽样,在学校层次上兼顾国家级重点(示范校、骨干校、优质特色校、“双高”校)、省级重点和其他,在办学形式上兼顾公办和民办,在具体学生和家长的抽样上兼顾学生所在的年级和专业大类。本研究采用问卷星网络方式实施调查,截至2022年6月29日,共回收学生问卷29398份,家长问卷20042份。剔除填答时间少于1分钟、内容填写不全等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学生问卷28805份,家长问卷19564份,样本情况见表2和表3。
运用EXECL和SPSS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学生和家长获悉《规定》的渠道有限,学校是宣传主阵地
调查发现,学校是学生获悉《规定》的主要渠道(51.92%),其次是教师渠道(13.04%)和网络平台渠道(12.66%),同学渠道最少(1.96%),有13.76%的学生选择“不清楚”。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学校渠道的占比都超过50%,西部地区的教师渠道略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略有差异,职业本科学校学生通过学校渠道获悉《规定》的占比(46.32%)略低于中职学校(56.14%)和高职学校(50.84%),中职学校教师渠道占比(15.77%)相对高于高职学校(12.03%)和职业本科学校(12.26%)。就学校这一主要渠道而言,国家级重点学校、省级重点学校和其他学校占比依次递减,分别为58.63%、54.20%和47.85%;公办学校通过学校渠道(53.10%)高于民办学校(43.32%);2019级学生通过学校渠道(53.22%)明显高于2020级(51.91%)和2021级(48.94%)(表4)。
与学生相比,家长获悉《规定》的主要渠道来自新闻媒体(28.86%)和网络平台(25.24%),其次是家人渠道(16.39%)和同事渠道(3.61%),有25.89%的家长选择“不清楚”。东部地区新闻媒体渠道的占比(32.62%)略高于中部(26.84%)和西部地区(25.10%)。不同学校类型略有差异,中职学校家长通过新闻媒体渠道获悉《规定》的占比(33.90%)略高于高职学校(26.42%)和职业本科学校(29.76%),通过网络平台渠道的占比高职学校(26.30%)略高于中职学校(23.53%)和职业本科学校(23.09%)。国家级重点学校、省级重点学校和其他学校通过新闻媒体渠道的占比依次递减,分别为39.17%、32.34%和23.17%;公办学校通过新闻媒体渠道(29.81%)和网络渠道(25.58%)均高于民办学校(21.77%和22.68%)(表5)。
(二)学生和家长对《规定》的内容知情不甚理想,尤其缺乏对岗位实习权益的了解(表6)
1.学生和家长对实习政策整体了解比例不高
调查发现,24.74%的学生不了解教育部岗位实习相关政策,完全了解的仅占19.17%;只有56.56%的学生知道学校实习管理咨询电话,仅有53.71%的学生知道教育局或者教育厅的实习管理咨询电话。与学生相比,家长了解情况更不理想,只有64.67%的家长知道教育部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的《规定》,仅52.31%的家长知道教育部、省、学校实习管理咨询电话。
对学生政策了解程度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男女不存在显著差异;中部、西部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均低于东部;中职学校显著高于职业本科学校和高职学校,职业本科学校显著高于高职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显著高于省级重点学校和其他学校;公办学校显著高于民办学校;2020级(大二)和2021级(大一)无显著差异,但都明显低于2019级(毕业班)。相对而言,对应第二产业为主的生物与化工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等专业大类,对应第一产业为主的农林牧渔大类的学生对政策了解程度较高,而对应第三产业为主的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财经商贸大类等专业大类的学生对政策了解程度较低。
2.学生和家长对岗位实习权益内容了解比例较低
调查发现,针对《规定》中岗位实习期间学生享有的劳动权益,只有27.81%的学生表示很了解,不了解的占9.18%。相对而言,东部地区学生对权益内容非常了解的比例(32.18%)明显高于中部地区(24.83%)和西部地区(23.11%);中职学校学生对岗位实习权益内容非常了解的比例(37.51%)略高于高职学校(23.97%)和职业本科学校(27.42%);国家级重点学校学生对权益内容非常了解的比例(40.65%)明显高于省级重点学校(29.40%)和其他学校(21.14%);公办学校学生非常了解的比例(28.77%)明显高于民办学校(20.81%);2019级学生非常了解的比例(33.09%)明显高于2020级(25.48%)和2021级(28.32%)。
与学生相比,家长对《规定》中岗位实习期间学生享有的劳动权益很了解的比例更低(24.80%),不了解的占10.62%。相对而言,东部地区家长对权益内容非常了解的比例(31.34%)也是明显高于中部地区(20.67%)和西部地区(19.69%);中职学校学生家长对岗位实习权益内容非常了解的比例(34.10%)也是略高于高职学校(20.73%)和职业本科学校(23.09%);国家级重点学校、公办学校、2019级的家长对岗位实习权益内容非常了解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对应的其他类型家长。
3.学生和家长对专业对口等实习权益具体事项的了解情况尚不理想
《规定》从“专业对口”“强制实习”“实习加班和考勤”等方面明确了实习权益内容。调查发现,学生对实习权益内容具体事项的了解情况并不理想,表示“了解”的比例基本在60%~80%之间。相对而言,学生对强制实习方面的“学校统一组织岗位实习均应当取得学生或家长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对实习安全保障方面的“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对中介机构参与实习方面的“实习三方协议必须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签署”了解比例较高,分别占比79.11%、80.84%和79.42%;对专业对口方面的“不得仅安排学生从事简单重复劳动”,报酬及费用方面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了解比例较低,分别占62.39%和62.96%。
与学生相比,家长对实习权益内容具体事项的了解比例略高一些,除了强制实习方面的“学校统一组织岗位实习均应当取得学生或家长签字的知情同意书”(84.90%)、实习安全保障方面的“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91.85%)、中介机构参与实习方面的“实习三方协议必须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签署”(88.14%)以外,对实习加班和考勤方面的“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81.81%)、实习安全保障方面的“实习责任保险费用不得向学生另行收取或从学生实习报酬中抵扣”(81.80%)等事项的了解比例也较高。与学生相似,家长对专业对口方面的“不得跨专业大类安排实习”(67.88%)、“不得仅安排学生从事简单重复劳动”(65.39%)了解比例较低。
(三)学生和家长具有不同的实习方式偏好和实习认知
1.学生更喜欢自主选择实习,家长更喜欢学校统一安排实习
调查发现,家长与学生具有不同的实习方式偏好,42.88%的学生喜欢学校统一组织实习,57.12%的学生喜欢自主选择实习,其中2019级学生偏好自主选择实习的比例高达61.40%;而63.36%的家长喜欢学校统一组织实习,36.64%的家长喜欢自主选择实习,其中,2021级家长偏好学校统一组织实习的比例高达68.46%。这可能与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个性化管理服务不足,毕业班学生体验到的实习满意度不高有关系。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学生和家长偏向学校统一组织学习的比例较高,分别达45.22%和68.67%。这可能与西部地区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有关。
《规定》明确指出,“学生实习的本质是教学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调查发现,16.23%的学生认为实习会影响学习,43.12%的学生认为实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相对而言,被调查学生中,水利大类(35.90%)、新闻传播大类(21.62%)和公安与司法大类(20.23%)认为实习影响学习的比例较高,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11.28%)和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7.26%)则较少。学生对实习的认知偏差可能与学生实习专业对口率不高、实习效果不佳、实习过程收获不大有关系。
2.学生比较认可岗位实习对就业的作用,家长比较认可岗位实习对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
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是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重要目标。调查发现,对岗位实习带来的最大作用89.01%的学生认为岗位实习有利于提前适应社会,78.52%的学生认为岗位实习可以帮助今后就业,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47.10%)认为岗位实习可以获取实习薪酬。家长认为岗位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5.40%)、提高专业技能(83.08%)和就业创业能力(72.76%)等。家长对实习单位的选择偏好更看重岗位内容(82.66%)和管理过程(80.06%),而不是薪酬待遇(61.34%)和留实习单位就业(59.49%)。可见,与学生相比,家长更看重学生通过实习学到长远的“真本事”,而不只是直接解决就业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可以优化现有的学校实习评价体系、实习单位选择机制等。
3.家长认为学生的维权意识很重要,希望学校和政府合力保障学生权益
《规定》明确指出,要切实保护学生合法权益。针对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受损问题,调查发现,75%以上的家长认为主要原因是“未与实习单位签订合同”(77.47%)、“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淡薄”(76.78%)、“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缺失”(76.75%)。与此对应,针对如何保障实习学生的权益问题,86.46%的家长认为需要“自身增强维权意识”,82.53%的家长认为需要“学校加强学生在法律方面的课程”,81.08%的家长认为“政府应加大市场监管,对大学生实习引起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现有的学校制度在如何跟踪学生实习动态、提高学生维权意识、拓展学生和家长的实习反馈通道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本研究基于大规模全国职业学校实习学生和家长的抽样调查,通过不同地区、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办学形式、年级和专业大类等的比较分析,客观呈现了当前学生和家长对《规定》的了解情况、对实习的认知情况,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学生主要通过学校渠道了解实习政策,总体上对《规定》的知情了解尚不理想,政策宣传普及仍有待加强。相对而言,东部地区、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公办学校和毕业班学生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对应第三产业的专业大类学生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学生对具体的实习权益内容了解程度不高,尤其是针对专业对口和报酬方面的权益内容了解程度较低。第二,家长主要通过新闻媒体渠道了解实习政策,家长比学生更具有实习知情权意识,但是对于实习政策的了解程度也有待提高,尤其是针对专业对口和报酬方面的权益内容,相对而言,东部地区、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公办学校、毕业班的家长对实习权益的了解程度较高。家长希望学校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希望政府加大市场监管,进一步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第三,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可岗位实习对就业和自我发展的作用,但也有不少学生未意识到实习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认为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与家长偏好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相比,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更偏好自主选择学习。家长对实习单位的选择更看重岗位内容和管理过程。充分发挥家长的评价主体作用,有助于规范实习管理过程,提高实习成效。
(二)对策建议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家长和学生的实习知情权,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目前,教育部等部门已出台《规定》,并组织了大规模的政策培训和解读。后续《规定》的有效落实更需要地方政府,尤其是广大职业学校提高对学生实习的重视程度,从具体实施层面将《规定》的精神和要求传递到学生和家长。本研究实施大规模问卷调查,组织学生和家长填答问卷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政策内容的宣传普及。
一是持续加强政策宣传,拓展政策宣传渠道。《规定》为做好学生实习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撑,针对当前学生和家长对《规定》的政策知情仍不理想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地方政府部门要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尤其是中部、西部地区要加大宣传贯彻力度,持续关注非重点类学校、民办学校的普及宣传,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直达一线。其次,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实习政策宣传主阵地作用,在学校层面持续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政策宣传教育,研制政策明白纸,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对政策的知晓度,尤其是加强大一大二学生、对应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大类学生等的政策普及。最后,拓宽宣传渠道,在社会层面发挥新闻媒体等渠道的政策宣传和普及作用,建立学校、企业、家长、学生互通的渠道,扩大实习管理咨询电话的知晓覆盖面,提高家长和学生的实习政策知情和维权意识。
二是完善学校实习管理制度,探索实习管理新模式。结合《规定》要求,除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措施和加强督导考核以外,职业学校应适应新经济新岗位,以学生为本探索实习新形态新模式,完善实习管理相关配套制度设计,提高实习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首先,建立和完善实习单位准入制度,加强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核,确保实习内容与专业对口,切实保障学生在实习中的权益和效果。其次,联合实习单位优化学生实习评价体系,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实习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实习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的作用。再次,建立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增强学生的实习责任意识,提高实习单位的用人满意度。最后,建立并完善家长对学生实习相关制度的意见征集渠道、实习效果反馈渠道,充分发挥家长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对提升学生实习效果、探索学校实习管理新模式的作用。
三是优化学校实习管理服务,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实习的价值认同。职业学校需提高对学生实习工作的重视度,在专业对口、强制实习、中介机构参与实习等方面提高自觉性,并主动做好实习责任保险、实习报酬等方面权益内容的普及工作。家长是学生实习的重要当事人,除了提高家长的政策知情权,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协同,了解家长对实习管理的诉求和对实习的认知情况,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针对学生和家长对实习方式的不同偏好,职业学校应向广大实习学生和家长客观分析学校统一组织实习和学生自主实习两种实习方式的利弊,提高他们对实习的全面认识。在保障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之余,学校也应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实习机会和渠道。针对家长对提高学生维权意识的诉求,建议职业学校增加法律相关课程的开设,提高家长对学校岗位实习的支持度。优化实习过程的个性化管理服务,建立智能化实习管理平台,做好动态跟踪服务,提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体验满意度,转变部分学生对实习影响学习的认知偏差,增强学生对实习的价值认同。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5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郑琼鸽,许世建,夏光蔚,何奇彦.职业学校实习学生和家长的政策知情现状分析——基于全国28 805名学生和19 564位家长的调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5):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