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东火车站是西南地区特大规模的综合性铁路交通枢纽站,站台规模为13台30线,总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近年来,站内陆续采用人脸识别闸机、太阳能发电、照明智能控制等先进设备设施和技术,全力打造全国高铁交通枢纽的典范。7月8日拍摄的南宁东火车站全貌。本报记者 徐天保 周 军/摄
南宁东火车站是西南地区特大规模的综合性铁路交通枢纽站,站台规模为13台30线,总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近年来,站内陆续采用人脸识别闸机、太阳能发电、照明智能控制等先进设备设施和技术,全力打造全国高铁交通枢纽的典范。7月8日拍摄的南宁东火车站富有壮族特色的站前广场。 本报记者 徐天保 周 军/摄
南宁东火车站检票系统升级让旅客出行更顺畅。图为6月29日,旅客通过人脸识别闸机进站。 本报记者 何学俏 实习生 兰冰洁/摄
南宁东火车站候车大厅共5.8万平方米,相当于8个标准的足球场,站房设计能力高峰小时流量为1.88万人。图为6月29日,暑期将至,东站陆续迎来学生流、返乡流的旅客。 本报记者 何学俏 实习生 范宗铭/摄
走读壮乡
8年前,南宁东火车站(以下简称:南宁东站)拔地而起,南宁凤岭片区多了一座新地标。
这座壮乡元素与现代气息完美结合的标志性建筑,如同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绿城南宁,凭借其面向东盟的国际性高铁交通枢纽作用,让壮乡人民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沿着高铁奔向“诗与远方”。
在这里,壮乡人民每天都上演着“高铁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精彩故事……
饮冰泉豆浆、吃特色纸包鸡、游旧英领事馆……7月8日,从南宁东站乘坐动车前往梧州游玩的旅客卢锦芳在朋友圈里“晒”出一天旅游行程,让身边的朋友羡慕不已。
地处广西东大门的梧州市距离南宁约370公里,从南宁到这里游玩最头疼的事莫过于长时间坐车。“以往从南宁自驾车到梧州最快也要4小时,乘坐‘公交化’动车却只需一个半小时,可以实现当天来回。”卢锦芳幸福感满满。
卢锦芳的幸福感,得益于近年来广西高铁纵横交错、联通八方的路网越织越密。这张网,不仅见证八桂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悄然改变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
“高速铁路网带来的全新速度,让原本并不遥远的两座城市变成一个‘社区’。”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主任麻寒松介绍,“动车‘公交化’让这种‘两城一家亲’的跨区域‘同城生活’在八桂大地上遍地开花。”
为更好地服务旅客,铁路部门紧扣市场,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根据运输能力增加和旅客出行需求,实施“日常图、周末图、假日图”灵活列车开行方案,使列车开行更符合旅客出行需求。南宁东站动车对数由2014年高铁开通之初的52对增至172对。
“加大动车开行密度,‘公交化’开行格局基本形成。”麻寒松说,现在广西动车组列车已辐射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为进一步增强广西与发达省市间的紧密联系,已尽可能按旅客实际需求加大动车开行密度。
据了解,2019年旅客发送量达2196万人次,为南宁东站运营以来的客流量高峰。与2014年动车刚开行时旅客发送量不足9万相比,增长244倍。这一系列的数据折射出高铁“公交化”开行极大扩充了铁路运输能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走得了”是基础,“走得好”是关键。7月8日中午,南宁东站候车大厅内,尽管客流如织,但旅客的脸上多是从容和期待。
“现在真的太方便了,持二代身份证便可通过进站口和验票闸机直接乘车。”正在候车的旅客吴先生表示。2019年1月,南宁东站启用电子客票,只需刷身份证即可乘车,为旅客节省了大量取票等候的时间。
现在,商务候车区、母婴候车区、哺乳室、手机充电站、免费亲情电话等个性化服务亦相继推出,服务铃、残疾人专用席位和餐桌等设施随时为旅客排忧解难……一条条“硬核”服务的出台,为推动旅客“走得好”不断加速。
“我们以提升旅客出行感受为主,持续在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上下功夫。”南宁车站客运二车间党总支书记覃刚介绍。9年来,铁路部门还相继推出12306互联网售票、网络订餐、扫码支付、刷脸进站、候补购票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以及推进客服语音平台互联互通,升级客运服务单电子流转系统,这些措施使旅客诉求响应和处理更加及时。
如今,贵南高铁、南玉高铁、南凭高铁建设如火如荼,南宁东站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它将继续巩固面向东盟的国际性高铁交通枢纽的地位,引领壮乡人民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述说愿景
周耿 原南宁东火车站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现广西宁铁建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我是一名南宁东火车站的建设者,参与了东站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全过程。参建以来,一心扑在项目建设上,连续两个春节都没回家。东站就像我的“孩子”,为了它的“诞生”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时刻挂念着它出生后的“健康”和“成长”,希望它充分发挥“才干”闯出一片新天地。我认为,东站建成,极大改善了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生活方式,成为南宁铁路枢纽中的重要一环,为区域经济及运输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未来,我希望南宁东火车站在更好发挥壮乡之窗的作用、提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将铁路文化与地区文化紧密融合起来,成为文化发展的肥沃土壤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粮仓”,将壮乡特色和中华文化传递给来往旅客。
黄国令 南宁东火车站设备车间班组长
我负责南宁东火车站维护工作已经8年了,参与过多起突发事件的处置,保障了车站的设备安全和运行稳定。作为车站第一代维护者,我见证了东站建设完工的历史时刻。东站投入使用后,大大缩短了南广、南钦等方向旅客的旅途时间,单日客流量很大,也给车站维护工作带来了考验。在我看来,车站维护工作就像车站的“奶爸”,车站运行好不好就看维护做得好不好,若建设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打造过程,那么维护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索、精心呵护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车站总会有些使用损耗,如何让车站更好地服务旅客,是作为我们维护者应该积极思索、研究攻关的主要课题。我期待东站将来的设备改造和维护更有效率,能充分将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车站维护工作,更好地为旅客服务。
王静 常乘坐广西区内动车的旅客
“大、干净、便捷、有广西特色”是我第一次见到南宁东火车站时的感受。儿时的记忆里火车站的候车大厅和站台拥挤、嘈杂,空气也不好,售票窗经常人满为患,那时候乘火车不是享受,而是煎熬。2014年东站开站,看着绿意盎然又充满民族风情的花园式站前广场、宽阔又明亮的候车大厅……赶火车已经成为享受。这些年,乘火车的体验不断提升,以前出行要线下排队购票,若遇春运或者其他节假日,更是一票难求,在售票窗口打地铺排队是常事,现在有“铁路12306”APP和自动购票机,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购票,只要通过人脸识别和身份证双重验证就能顺利乘车,购票检票更便捷,旅客也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车站的文化魅力,对于南来北往的旅人来说,东站既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展现广西文化魅力的第一窗口。(记者 周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