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链接:产业升级!天心经开区瞄准大数据做活 “数”字文章_区县(市)_长沙站_红网 (rednet.cn)
天心经开区在天心区(深圳)招商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多个大数据产业项目。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入驻企业代表在招商推介会上介绍天心区大数据产业项目。
红网时刻记者黄时中 通讯员 李佳怡 徐拓长沙报道 4月15日,长沙市天心区(深圳)招商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记者注意到,本次签约仪式上最吸引眼球的项目要数大数据产业项目,其中落户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的长沙网络安全总部基地、天心—金山云科技园、香港数字港长沙服务中心等项目对于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均具有有重要意义。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为何如此受青睐? 产业:既有基础又有潜力 “天心经开区发展大数据产业不仅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而且还有良好的行业基础以及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接受采访时,天心区委常委、天心经开区(新)筹委会主任贺国权一语道破了“玄机”。 “地理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小到打开导航搜索周边吃喝玩乐信息、利用无人货柜收取快递,大到智慧城市建设、农村土地确权,大数据无处不在。”贺国权告诉记者,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着力将长沙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大数据经济聚集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天心经开区先行先试,于2015年8月创建了湖南首家地理信息产业园区——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当年11月,该园被确定为第一批“湖南省服务业示范集聚区”。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雄踞长沙南城核心,占据长株潭‘融城金三角’的区位优势,目前已入驻企事业单位108家,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前三。”据介绍,近年来园区先后有湖南九次方大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远景经纬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省内龙头企业入驻,大数据(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天心区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发展的一张新名片,在“WGDC 2018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上,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被评选为“2018年度最具发展潜力园区”。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产业空间布局图。
平台:既接地气又可持续 “作为湖南省首个地理信息产业园区,我们以建设国家级地理空间大数据产业基地为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在进行前期规划时我们就明确园区的建设必须接地气,同时发展必须可持续。”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接地气和可持续的原则下,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目前已搭建了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长沙产业基地等九大平台。 据介绍,湖南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一期(总部基地)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7亿元,集智能化、低密度、生态型的办公科研环境于一体,为湖南最大的地理信息产业总部基地。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长沙产业基地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已入驻十余家信息科技企业。湖南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二期,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8亿元,将入驻企业200家以上。创新创业基地占地约80亩,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五十余家。鑫创国际地理信息小镇总占地面积约6000亩,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1500亩,总投资约150亿元,将打造成以导航定位与北斗应用、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等产业领域为主的国际地理信息创新应用示范区、国际地理信息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引领区。 “此外,人才大数据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气象大数据产业基地等平台均已搭建,形成了一带(万家丽路带)一谷(天心数谷)一镇(地理小镇)的产业发展格局。”该负责人表示,大数据(地理信息)发展空间巨大,当前园区产业生态良好,有理由相信其前景会越来越光明。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总部基地。
企业:入园既快快发展又好 “现在我们已与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天心经开区共同发起成立了湖南地理空间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申报成立湖南大数据(地理空间)交易中心,发展前景非常看好。”采访中,湖南九次方大数据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在园区实现了快速落地、平稳过渡、高速发展的目标。现在回头看,当初选择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可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 “优质的平台+良好的政策支持,是我们企业落地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该负责人介绍,2017年,长沙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发展,从组织、制度、创新、资金、人才五个方面优化资源配置,设立了长沙市大数据孵化基金,支持大数据企业和大数据产品健康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天心区和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关于促进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企业开办、企业入驻等有多项补贴,企业创新有丰厚奖励,这些都为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此外,园区与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丰富的人才资源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更值得一提的是,园区的贴心服务让我们企业备有获得感。”天湘和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地,房租物业的补贴,到项目申报的帮扶,再到常态化的上门服务,园区都让企业发展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2018年7月在天心区举行的大数据空间信息应用博览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地理信息产业企业参加。
未来:既有前景又有钱景 “大数据产业在所有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起着‘牛鼻子’的作用,我们将全力以赴将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采访中,贺国权表示,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将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发展,全力推动长沙市大数据产业向更高广度和更宽领域发展。 “只有让大数据服务生活、惠及民生,园区的发展才会更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园区正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打造政务信息化平台创新应用、计支宝云平台等各类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推动大数据产业迅速开花、结果,全面服务民生。“我们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国第一家地理信息产业创新示范园区。”该负责人表示,园区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达250亿元,未来将继续朝着千亿级产业集群园区进发。 “今年我们力争引进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企业15家以上,同时,发挥好超算中心长沙服务站、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天心阁”研究院以及相关重点实验室等产业平台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迅速就地转化。”贺国权表示,下阶段天心经开区将继续发扬“店小二”精神,努力为包括大数据企业在内的园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用实际行动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跨越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黄时中 李佳怡 徐拓
编辑:胡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