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编号:64 论文状态:
- 客户评分: 论文价格: 免费
- 类型: 更多精彩微信扫描右边二维码进行关注!
一、 有机融合:“岗课赛证”的要素构成
近年来,高职院校推广产教融合、职业技能大赛、1+X证书制度等项目,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岗课赛证”概念是在这些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又一个职业教育的重要理念。“岗课赛证”并非“岗位、课程、竞赛、证书”四者的简单叠加,而是四者基于内在逻辑的有机融合。第一,“岗”是指社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代表企业对某个岗位的技能标准、工作要求,是专业课程开设的依据,提供课程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第二,“课”是指职业院校根据岗位需求开设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课程建设是“岗课赛证”的重要内容,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满足岗位需求,为大赛奠定基础。第三,“赛”是指校级、市级、省部级、国家级甚至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各级竞赛为高职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激励机制。第四,“证”主要是指1+X证书,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实施1+X证书,融入行业对工作岗位知识、技能的考核与准入机制,代表行业对岗位的职业素质与技术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企业一线岗位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是缩小企业需求的人才与高校培养的人才之间差距的“压缩器”。因为,岗位需求既是任务的起点,也是最终要达成的目标,而课程建设既是核心又是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技能大赛提供实践过程中需要的激励机制和竞争平台,1+X证书则提供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符合企业需求的鉴定标准。岗、课、赛、证互相融合,有机地被串联起来,共同助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跃迁。
二、内生机理:“岗课赛证”的内在机理
“岗课赛证”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供需为抓手,由产业端提供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由教育端提供人才培养平台,由组织竞赛的单位提供人才竞技展示平台,由相应的证书单位提供人才认定标准与凭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其中的课程建设是关键,也是最大变量,高校应围绕“岗课赛证”来建立课程体系。“岗课赛证”的内在机理结构如图1所示,其育人模式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实现途径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通过对产业企业提出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课程开设目标、内容、课时数、评价方法和标准,即“以岗定课”,实现“岗课融通”,将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岗位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第二,通过教师和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大赛,用比赛激励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引导专业教师进行技术研究,从而带动教学内容改革,即“以赛促教”,实现“课赛融通”,将大赛项目融入课程实训,将大赛评价融入课程实训评价。第三,通过引入1+X证书或其他专业技能证书的职业技能标准,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检验,从而推进课程教学标准的不断革新,以达到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即“以证定标”,实现“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证书评价融入课程评价。
图1 “岗课赛证”内在机理结构
三、增值赋能:“岗课赛证”的实践路径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在“课—教—评”三个方面同样展现出充沛的适配性,并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第一,以岗定课,引领课程内容开发,实现“课岗对接”。首先,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产业链中下游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然而由于区域产业发展不均衡,以及不同产业岗位技能存在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应通过市场调研明确专业在不同产业所对应的目标岗位链。其次,高职院校要综合不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以及相关能力的考核指标。最后,从各项能力中进行要素凝练、课程转换,形成岗位能力型的课程体系,并根据能力需求与考核标准完成课程内容的开发。第二,教学创生,扩展实践教学形式,实现“赛证促学”。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得到推广,通过教师引导、项目实施,实现课程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赛证考核的内容源于实际的岗位工作任务,其内容贯穿多门课程,甚至融入专业新技术。高职院校应围绕竞赛、职业技能考证,以竞赛规程、证书考核为指导,以竞赛项目、考证任务为载体,借助第二课堂的竞赛训练、考证训练,开展项目化教学,引领教学创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三,评价赋能,构建多维的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改”。“岗课赛证”融合育人,不仅会引发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会对考核评价提出新的要求。由学校教师、竞赛组委会、职业技能证书鉴定机构共同构成评价主体,课前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及课程标准进行不同主体角度的评价;课中对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对照竞赛规程、技能证书的考核标准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课后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多样化考核,课程采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替代课程考试,将技能竞赛成果转换为相关课程成绩或学分,从而实现由多方参与的课程实施全过程评价体系。(节选自《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