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编号:11 论文状态:
- 客户评分: 论文价格: 免费
- 类型: 更多精彩微信扫描右边二维码进行关注!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模式是通过国有资本与其他所有制属性资本的共同加入,服务产业及其集群发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开展市场化治理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学主体; 这一模式也是产教融合先行先试的创新路径,是通过创新理念、思想和路径的引导,通过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机制、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协同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根本性变革,促进转型发展,加快产教融合,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创新性活动。
一、明晰产业学院定位
一是要深度融入产业链、创新链。必须要选准拟提供具体服务的创新链或产业链,从系统的高度综合考量权衡各学科、专业之间发展逻辑关系,不偏离产业链、创新链所对应的供需要求。
二是高度集成向应用型转变的要素。高度集成模式下的产业学院是实现技术、创新、知识、资源、信息化的高度集成。通过产业学院进行有效集成,整体形成集“产、学、研、用、创”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服务机制,以保证满足产业集群所需人才的精准、有效。
三是多元协同组建合作发展共同体。产业学院要牢固树立企业主体意识,以更好地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双方充分沟通,目标达成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互惠共赢的合作共同体。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 企业与学院都是协同主体,对于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负有共同责任。政府必须充分发挥牵线搭桥、政策引导、引凤筑巢的媒介作用,充当校企双方合作沟通桥梁,最大限度地加快和推进校企双方各项合作战略的达成,以长效机制提升产业院校建设的政策价值和社会效应。校企合作内容并非仅限于高新技术研发与革新、围绕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等服务对象方面,也体现在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模式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参与,从而影响产业学院从建设、运转到创新发展的一系列工作,设计极具参考价值的操作模式和建设意见。
二、均衡各方利益关系,有效降低成本
一是多方利益契合。产业学院的成立必须满足利益相关者认同的条件。即每个利益相关方的获益水平持续改进。产业学院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必须尽快与市场接轨,实现职业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学院的优势与产业集群所在区域应充分结合,采取在集群区域内或就近的原则设立,以解决运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区域的接近也为双方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 可为双方节约大量的教育、研发、实验和人才招聘成本。此外,企业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同业内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企业通过产业学院获取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屏蔽了产业集群外其他企业的“搭便车”,以保持合作企业在人才和知识方面的独有性。同时,通过产业学院的合作共建,也能够使企业在社会声誉、公共关系方面得到大的受益,而更愿意为学生成为企业员工的保障和待遇加大投入。学生也能够清晰看到或感受到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将来的职业充满信心而激发学习热情。所以,产业学院的发展,从本质上也契合了学生、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利益取向。
二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降低成本。在正式制度安排中,政府的作用对于干预外部性“搭便车”问题极为关键。根据当前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一般来说产业学院的建立往往按照以下过程开展:第一步,高职院校找到合作的产业集群目标后, 与所在地方政府签订办学协议,约定双方共同出资的方式和比例,在二元投资主体结构下,由当地产业集群承担产业学院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在政府主导下,筹集来源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途径的投资或捐赠,来对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进行购置。通过上述运作,形成了政、校、企多元主体投资共建的格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推动下,对于法律制度尚未明确限止的某些领域,制度安排的创新可大幅减少共建产业学院的成本。
三、强化产业学院的协同功能
一是协同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由校企共同打造的产业学院,可以实现双方对特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整合,以学科群建设来共同实现学科发展空间的拓展,使学科更具应用特色;产业学院亦可以组建校企学科建设合作团队,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和准确把控, 来设定学科的范围和方向,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用人需求高度一致;以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创新变革,来示范、引领和推动学科建设的综合改革。
二是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的运作模式,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创建了共同的话语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更好条件。在目标定位过程中,行业、企业代表都共同参与,因此,所确定的人才培养会更符合职业人才特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始至终都与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实现了定向培养的简约化和高效化。
三是协同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校企双方可结合实践教学特点和专业培养标准,共同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的实践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在共同目标下推动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与顺利实施;合作共建具有真实(仿真)职业环境感、高技术含量的实验实训场所;合作共建企业员工培训、学生实习、新产品开发、就业和师资培训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基地完成既定的实践目标任务,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到企业实践只是毕业实习的习惯性认识,真正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与能力。
四是协同培养应用型师资队伍。产业学院可通过引进和使用机制、采用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有效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可以采用互聘的方式组建教学团队,亦可以采用双向任职的方式组建专业的、稳定的建设团队;依据教学能力及学术成果、企业工作经历或学历、专业岗位等,设定系统的、标准的准入条件,分层、分级引进专职或兼职教师;以国内外职教实践研修、企业顶岗实践、项目开发、岗位互换等方式为路径,加强对校内专任教师的专项培养。
四、构建健全的自组织机制
在产业学院模式运行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能够实现与行业、产业的物质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并根据外界变化来对自身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学校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发展的同步。这种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前提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构建产业学院合作关系时,必须适应市场宏观调控下市场运行规律和人才需求变化[7]。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才能保证自组织机制作用的最大发挥:
1.根据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能最有效地使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市场人才需求的特点,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建立系统的基于长远发展规划的专业调整机制, 能够正确预测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并能及时的进行专业设置优化调整,保证专业的设置和优化调整与地区产业的职业岗位契合度。
另外,专业的设置和优化调整要做好两个度,一个是深度,即能够满足企业较狭窄技术范围内的个性化的人才需求,这种技能应用很少,但不可或缺;另一个是广度,即人才所掌握的技能具用较宽泛的通用性,专业技术之间兼容性强,人才上岗后很容易消除不对口专业之间的壁垒,就业的宽度增加。
2.根据职业标准,完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必须建立系统的、规范的并能随着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而适时调整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课程设置以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规划具体教学内容。其要有前瞻性思维,课程设置应侧重于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具有一定前瞻性、先行性。第三,高职院校要理论与实践并重,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时长。第四,专业课程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能够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内容,对于已经落后的或不适用的内容尽早从内容中剔除掉。
3.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办学灵活性。即实现毕业生由实习向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向员工的直接过度。企业最喜欢的人才是,从学校出来无需培训能够直接上岗的“成品毕业生”,而不希望在岗前培训阶段花费太长时间和付出更大的成本。同时, 随着企业职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不断加深,对“高精专”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增大,对于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和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中以市场人才需求的导向不能变,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教学宗旨更要坚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大学生在企业中实习、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适应将来的企业生产环境、领略企业管理文化,将来能够更好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节选自《职教论坛》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