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965-0588

【行业关注】《全球建筑与施工行业2022年度报告》解读

报告指出:2021年,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建筑活动恢复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随着工作场所重新开放,建筑的能源密集型使用增加,但混合工作模式仍然存在。


此外,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在建筑中增加了化石燃料气体的使用。因此,建筑能源需求比2020年增加了约4%,达到135EJ,这是过去10年来的最大增幅。建筑运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约为10GtCO2,比2020年增加约5%,比2019年的前一个峰值高出2%。如果将生产约3.6GTCO2建筑材料(即混凝土、钢、铝、玻璃和砖)的CO2排放量计算在内,2021年建筑行业的碳排放约占全球CO2排放量的37%。


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反弹表明,建筑行业内几乎没有发生结构变化,以减少能源需求或减少排放,2020年建筑业碳排放下降只是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的异常值。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国家确定的贡献(NDC)范围内提出建筑脱碳的目标,全球能源效率投资增加约16%,超过2300亿美元,全球建筑业碳减排的拐点尚未出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交的最新评估报告指出:建筑业减排的机会包括提升现有建筑的效率和使用率、高性能新建筑、建筑中的高效照明器具和设备、将可再生能源整合到建筑中,以及建筑材料的脱碳生产。


代表每平方米最终总能耗的建筑能耗强度在过去三年中保持不变,约为150kWh/m2。为了实现净零碳,国际能源署估计,能耗强度需要从目前水平降低35%左右,达到95kWh/m2左右。不幸的是,自2019年以来,建筑能源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必须在2030年前以每5%的速度下降,才能实现净零碳目标。为此,在电网脱碳的同时,发达经济体的建筑翻新率必须在2030年前提高到每年2.5%(或每年1000万套住房)。


建筑规范是提升能效的主要推动力,对于解决建筑行业的排放问题至关重要。截至2022年9月,40%的国家制定了关于建筑能源性能的强制性或自愿法规或规范,仅26%的国家对住宅和非住宅建筑都有强制性规范。在建筑业迈向零碳的过程中,很多地区政府努力将新的建筑能源法规调整为零碳,例如《2021国际节能规范》(IECC)的新自愿附录致力于提供实现零碳建筑的标准(IECC2021),华盛顿特区的《2020年能源规范》包括新建筑的净零能源附录(哥伦比亚特区政府2017)。


可持续建筑的投资和融资

2021,全球建筑业在能源效率方面的投资从2020年增加了16%左右,总计约2370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在对于效率进行公共投资计划的国家,例如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建筑活动的增长也增加了对更高效的新建筑和可持续性或“绿色”认证建筑的投资,与2020年相比,认证建筑估计增长了19%。投资改善既有建筑的能源性能,确保现有系统按设计运行,对于减少能源需求和避免相关二氧化碳排放至关重要。投资于燃料转换为清洁燃料,例如通过电气化和采用热泵进行空间供暖和制冷,将在这一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降低建筑材料的隐含碳,需要采用建筑全生命周期和系统思维方法。需要在财政和法律上激励延长建筑基础设施的寿命,以鼓励低碳改造和翻新,同时提升运营能源效率。尽管隐含碳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巨大贡献,但在过去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行业领导者越来越多地采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来指导同时解决隐含碳和运营碳的战略。这些可以分为三种策略“避免”、“转变”和“改进”——从减少建设量、减少材料需求和使用低碳材料,到循环经济的方法和改进设计,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低的运营排放。


政策建议

制定目标和战略,以实现可持续、零碳和具抗御力的建筑建造行业。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强制性的建筑能源规范,并为其新建筑规范和标准制定一条基于绩效的路径,并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尽快实现零碳。

政府和非国家行为者必须增加对能源效率的投资。

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必须在所有管辖区内为新建筑和现有建筑制定并实施零碳战略。

建筑材料和建造行业必须根据《巴黎协议》承诺在其整个价值链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迫切需要增加资金用于公私研究伙伴关系,以加速开发、示范和商业化创新,减少建筑材料中的隐含碳。

对于旨在实现净零碳建筑环境的政府来说,排放法规和评估需要采取整个建筑生命周期方法,即考虑材料的隐含碳排放和运营碳排放。

各级政府(特别是城市级政府)需要实施促进向循环经济转型的政策。

快速增长的国家和经济体(包括非洲和东南亚)需要投资于建设能力、资源和供应链,以促进节能设计和低碳及可持续建筑。


【行业关注】《全球建筑与施工行业2022年度报告》解读

0

0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计支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