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从高速增长周期进入了中速增长周期,很多企业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再加上建筑施工行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效益低下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更加剧了这一状况。
目前,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从高速增长周期进入了中速增长周期,很多企业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再加上建筑施工行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效益低下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更加剧了这一状况。在这种形势下,变化才是唯一出路,谁变得快、变得对,谁就占据了先机;谁更能降成本、谁更有性价比,谁就占领了市场。
在词典中,“转型”的本意是转换产品的型号或构造。笔者认为,只要是对固有模式的改造和创新都属于转型的范畴,在这里也想谈谈对转型的几点认知。
转型时主业不能丢不能饥不择食
很多人认为现在工业建筑市场出现萎缩,业务要向民建转移。但是,民建领域早已被中建系统和大小民营企业占据了先机,而工业建筑由于技术难度大等原因,行业壁垒尚未被民营企业攻破。
以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铝业分公司为例,近10年来,分公司承建的工业项目大多数集中在电解铝碳素和氧化铝溶出这两块。由于电解铝碳素是以土建为主,且机电安装的难度较大;氧化铝溶出是高温高压、工艺复杂,竞争对手都不愿涉足,这恰恰成就了铝业分公司在这两块领域的竞争优势。因此,拥有自己优势的企业切不可弱化自己的主业、丢掉自身积累起来的优势。相反,企业一定要通过不断提升、不断创新来巩固工业施工这一块的优势,然后把优势从铝行业向其他的工业领域延伸,把工业施工做大做强,做成品牌。
业务转型目标要明确不能犹犹豫豫
现在,国内钢铁行业的黄金十年、铝行业的黄金十年、房地产业的黄金十年都已成为过去式,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国内诸多企业顺风顺水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此时,业务转型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被动或主动的选择。
企业在谈业务转型时,说得最多的就是开发新的业主,今天想往这个领域转、明天想向那个领域转。殊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又有几家业主日子好过?而且,开辟一个新领域、开发一个新业主在当前形势下成本也太高、难度也较大。因此,在拓展新市场的同时,更要加强与老业主和在建项目业主的合作,通过为业主提供更多超值的服务,成为业主“值得信赖的伙伴,天长地久的朋友”,进而实现项目的就地延伸。比如在铝业分公司主要根据地山西,煤炭企业很多,虽然现在全国煤炭行业已经跌入低谷,但企业要看到山西省以煤炭作为依托推进转型的决心,煤化工、铝加工都是这些企业业务发展的趋势。如果企业能把握住机遇,跟随业主的转型步伐,可能会事半功倍。因此,进一步开发现有业主,依托现有业主进行转型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转型要以科技为先导尝试新的模式
未来,企业的竞争将越来越体现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新技术应用在转型升级中的先导作用,积极探索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措施。要认真组织技术难题攻关,做好技术总结和工法、专利编写申报,力争在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要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建筑业,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环保建筑,坚持走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市场急需的项目经营管理人才和一批技术精湛的操作工。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投标报价越来越低和施工成本的不断上涨,管理型大分包模式越来越难,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尝试新的模式。可以通过购买或与设计单位开展合作来提升技术优势,通过选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机械、机具来提升装备优势,实行全面机械化施工、工厂化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现在很多设计单位也受到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业务急剧下滑,他们也在寻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企业可以与他们组成利益共同体和经济联合体,甚至可以参股、控股,趁机推动集团公司从施工总承包模式向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突破。
转型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做差异化
对于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将来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高度技术化——拥有一群掌握最前沿施工技术、了解各领域技术发展的工程师,还拥有一批自己的专利和知识产权,而不是单纯的工法;
高度信息化——拥有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团队来全面收集各领域的信息,分析并捕捉其中的商机,预测可能的风险;
高度机械化——拥有业界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机具,通过机械化施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拥有装备优势;
高度社会化——全面融入社会,加强合作,没有竞争对手只有合作伙伴;
高度精细化——通过精细化管理,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危机也是一种机会,虽然建筑施工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不好,但这也正是企业重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势不可挡,中国经济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建筑业发展依然处于长期的战略机遇期,依然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顺风可以飞得更快、逆风可以飞得更高,一旦转型成功,企业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壮阔。